“西园晚霁浮嫩凉,开尊漫摘葡萄尝。满架高撑紫络索,一枝斜亸金琅珰。”这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在《咏葡萄》中歌颂葡萄的诗句。
说起葡萄,很多人都自然而然会想到“江南吐鲁蕃”的上虞,想到葡萄园盛夏时节“碧叶无恙十里绿,穗大粒壮万亩丰”的美丽田园风光,想到“游碧波珠海、尝野藤葡萄”的无限乐趣。
4月8日,盖北夏至红葡萄合作社理事王海龙告诉记者,去年3月9日的寒流,延迟了葡萄的成熟季节,导致早熟品种奥古斯特减产。今年,虽然前期气温偏低,但最近一段时间气温较高,预计今年成熟季节不会延迟。到了6月底,杨梅尚未落市,市民就可以吃到爽口的野藤葡萄了。
葡萄美誉 驰名遐迩
早在700多年前的宋朝,汁多味美的盖北葡萄就已经成为百姓的盘中珍果,《嘉泰会稽志》描述:“会稽有浆水、玛瑙二种,虞邑有紫葡萄、水晶葡萄二种。”
700多年后的今天,盖北与葡萄结下不解之缘,也累积了更多的美誉:江南吐鲁番、中国葡萄之乡、中国葡萄第一镇,野藤葡萄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、浙江省名牌农产品,去年又被评为世博之旅·浙江首选旅游特产。
在盖北,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都种有几垄葡萄,全镇葡萄种植面积达1.2万亩,常年产优质葡萄2.5万吨。盖北葡萄早已突破了地域的限制,成为全球合作的产物:欧美杂交的巨玫瑰、欧亚杂交的美人指,一串串葡萄汇聚着五湖四海的精华。成熟后的野藤葡萄,开始从上虞走向绍兴、宁波、杭州,从省内走向江苏、安徽、广东,甚至还通过罐头加工,远销到欧美、日韩,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。